今天跟sky和恩興看了兩部電影。一部是緊張緊湊的《拆彈專家》,一部是日本動畫《聲之形》。今天先說說劉德華主演的《拆彈專家》。

電影從一開始不囉嗦臥底翻牌,雖然電影開頭時沒把劉德華飾演的章在山演得很厲害(他明明就只是一位普通的臥底,但你知道他肯定不會一位很普通的臥底、因為他叫劉德華),但是這開頭的情節恰到好處地鋪好之後的故事劇情。我一開始思考,不對,開頭怎麼沒有表現出男主角的過人之處呢?然而,之後男主角大秀自己的才能,一個炸彈一個炸彈順利拆成功(總共有四次成功拆除)。雖然你知道十之八九不會有意外發生,但是觀看時仍覺得緊張刺激。一開始就讓你想要知道大反派火爆跟章在山的故事,緊接著接二兩三的爆炸場面,足以讓你時時警惕,一分鐘都沒有得喘息。最後理智地拆除炸彈,自己犧牲生命。用生命來保護生命,那是有多麼偉大啊。

由於之前就在臉書被爆雷,所以已經知道結尾會是壯烈犧牲。如果一開始你不知道結尾,這部電影的結尾你應該會感動到哭吧。

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是一位年輕的警察被綁著炸彈來不及被拆。他最後口中的“我是警察,遠離車輛,留在原地。”是多麼的無助,多麼的希望自己能被解救。話說警察真的就該是偉大無畏的嗎?警察也會怕死。像我連去驗血時被抽血都怕得說不出一句話,那位警察在2分鐘裡頭是怎樣想的,是怎樣害怕著的?到底在爆炸的那麼一個瞬間是疼痛,還是完全沒有任何感覺?到底有多麼的痛?多麼的可怕?

儘管是拆彈專家,也無法在2分鐘裡頭16個組合中拆除8條線。那種無助,就只有我一位專家可以拆炸彈的感覺,是否跟電影裡的火爆無法幫助自己的弟弟逃獄的感受是一模一樣呢?

這就讓我想到,兩樣不同的事情可以對等嗎?一個是自己作用炸藥炸死警察的大壞蛋,他的弟弟被抓進牢裡頭,他無能為力去讓他逃獄的思念之苦;另一位是警察無法拆除另一位警察的炸彈,而被迫離去逃命的無能為力。這兩件事,對我們來說,肯定是不對等的。但是那種無能為力的感受是否相同?

論這部電影,故事上的細節蠻細心的,絕不冷場。把它當成一部娛樂片,看了就忘也無妨。

 

p/s:話說我發現到每天6點放文章是件很難做到的事,我現在開始嘗試看看每天11點放文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宇翔的隨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